01、东方文化,历史悠久,改革维新,屡进屡退,剥肤存液,以有千古不变之精神,昭垂宇宙。《与友人书》
02、古代书画之所以宝贵者,固非其为古董而宝贵,乃其精神存在,千古不磨。《画学讲稿》
03、至于道尚贯通,学贵根柢,用长舍短,器属大成,如大家画者,识见既高,品诣尤至,深阐笔墨之奥,创造章法之真,兼文人、名家之画而有之,故能参赞造化,推陈出新,力矫时流,学古而不泥古。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一代之中,大家曾不数人。《画法要旨》
04、画法莫备于宋,至元搜抉其蕴,洗发精神,实处转松,奇中有实,以意为之,而真趣乃出。元代诸君,资性既亮,孰途复正,往往于唐法中幻出逸格,绝无南宋以下习气。《古画微》
05、薪非火不燃,火非薪无附。古迹之留传,皆后学之楷模,要其精神所寄,绵绵不绝,经千百载,而精神不磨。有精神而后气韵可生动。画者以理法为巩固精神之本,以情意为运行之用,有精神而后气韵可生动。以气力为通变精神之权;理法当兼情意与气力而言,理法似当,而情意不顺,气力不行,其理法犹未足也。法在理之中,意在情之中,力在气之中。含刚劲与婀娜,化腐败为神奇,可以守经,可以达权。《画学南北宗之辨似》
06、艺术流传,在精神不在形貌,貌可学而至,精神由领悟而生。《论画宜取所长》
07、写生只能得山川之骨,欲得山川之气,还得闭目沉思,非领略其精神不可。余游雁荡过瓯江时,正值深秋,对景写生,虽得图甚多,也只是瓯江之骨耳。《黄宾虹画语录》
08、画有笔墨章法三者,实处也;气韵生动,出于三者之中,虚处也;虚实兼美,美在其中,不重外观。艺合于道,是为精神。实者可言而喻,虚者由悟而通。实处易虚处难。苟非致力于笔墨章法之实处,则虚处之气韵生动不易明。故浅人观画,往往误以设色细谨为气韵,落纸浮滑为生动;不于笔墨章法先明实处之美,安能明晓画中之内美尤在虚处乎?《艺谈》
09、画有民族性,虽时时代改变外貌,而精神不移。《与傅怒庵书》
10、尝悟笔墨精神千古不变;章法面目,刻刻翻新。《与傅怒庵书》
11、中国民族所赖以生存,历久不灭的,更是精神文明。艺术便是精神文明的结晶。现时世界所染的病症,也正是精神文明衰落的原因。要拯救世界,必须从此着手。
12、鄙意以为画家千古以来,画目常变,而精神不变。因即平时搜集元、明人真迹,悟得笔墨精神。中国画法,完全从书法文字而来,非江湖朝市俗客所可貌似。鄙人研究数10年,宜与人观览;至毁誉可由人。而操守自坚,不入歧途,斯可为画事精神,留一曙光也。《致顾飞书》
13、道法自然,人与天近。物质有穷,精神无穷。《古画微自序》
14、竭力追古,遗貌取神,成一家法,传无尽灯,其与韩、柳、欧、王有功古文辞,无有差别。《自题浅绛山水》
15、15年来燕市古书画,日有所见,有甚佳者,常得入目,拙笔因之时时变换。复悟古人全重内美,只在笔墨有法,不顾外观粗拙。《与朱砚英书》
16、而惟追踪内美,虚中有实,无实非虚。古人出于规矩准绳之外,初非急于求脱,自欺欺人。朝斯夕斯,实心毅力,有非彻底明了不作糊涂影响之谈,方可得其门径。《与汪孝文书》
17、春秋战国时代,封建破坏,诸子百家著书之说,竞相辩难,遂有了各人自己的学说,成为大观。要之,三代而上,君相有学,道在君相;三代而下,君相失学,道在师儒,自后文气勃兴,学问便不为贵族所独有。师儒们传道设教,人民乃有自由学习和自由发挥言论的机会权利。这种精神,便是民学的精神,其结果遂造成中国文化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页。
18、君学重在外表,在于迎合人。民学重在精神,在于发挥自己。所以,君学的美术,只讲外表整齐好看,民学则在骨子里求精神的美,涵而不露,才有深长意味。就字来说,大篆外表不齐,而骨子里有精神,齐在骨子里。自秦始皇以后,一变为小篆,外表齐了,却失掉了骨子里的精神。西汉的无波隶,外表也是不齐,却有一种内在美。经王莽之后,东汉改成有波隶,又讲外表整齐。六朝字外表不求整齐,所以六朝字美。唐太宗以后又一变而为整齐的外表了。借着此等变化,正可以看出君学与民学的分别。《国画之民学》
19、画言实处易、虚处难,虚是内美,六法须于八法通之。《自题山水》
20、宋代邓椿《画继》云:“画之为用大矣,盈天地之间者万物,悉皆含毫运思,曲尽其态。而所以曲尽者,止一法耳。一者何也?曰:传神而已矣。世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
21、画人物要有神气,画山水要有灵气。神气、灵气都是从物体变化中出来。有变化,现象就复杂。当画家处理复杂之现象,要沉着,要有沙里淘金的本领,要大胆,要坚决,把沙淘尽,把金捡出。这还不够,艺术家还得把自己身上所藏之金也拿出来,与沙里淘得之金化合起来,如此,神气、灵气即活现矣!《与友人书》
22、屡变者体貌,不变者精神。精神所到,气韵以生。《中国山水画今昔之变迁》
23、唐以前画家,已不斤斤于形似,而以画外有情为高,故王维之雪里芭蕉,李思训之烟霞飘渺,在精神而不在迹象,画之贵于神似者以此。《画学南北宗之辨似》
24、一幅好画,乱中不乱,不乱中又有乱。其气脉必相通,气脉相通,画即有灵气,画有灵气,气韵自然生动。四王之画,小石迭成大山,点染与皴法俱分,通体气脉不相联,故乏生气。《黄宾虹画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