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老爸让我回来当老师
“邓展志,你回来,当老师,愿意不愿意?山村里面的老师比较少,帮帮我好吗?”
1997年的一天,正在广东某家金融公司上班的邓展志接到来自父亲的这样一通电话。
邓展志的父亲是广西梧州六堡镇乡村教师,他所任教的学校在山区,条件有些艰苦,老师也匮乏,农村教育不容易,快要退休的他想让儿子来接他的班。
几个电话来回,邓展志应下了父亲的请求,放弃了当时月薪3500元的工作,回到六堡镇梧桐村当了一名代课老师,月薪不到200元。
邓展志的日子开始清贫起来,但是看到大山里的孩子们渴求的眼睛,他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20余年。其间经历山村小学教学点面临被取消的威胁,邓展志跑前跑后做工作,每天走来回16公里的山路去教学。
邓展志说,这一切都是受父亲影响。父亲当了一辈子的老师,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他想成为父亲那样的人,成为一位好老师。
故事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故事到了重庆偏岩镇,这一天是镇上姑娘刘消洒结婚的日子,她把婚礼上最受礼遇的“主婚人”身份留给了她的恩师吴伯秀。因为没有吴老师当年的不放弃,就没有今天接班人刘消洒老师。
那些年,随着城市化浪潮的推进,偏岩镇中有不少年轻人选择外出闯荡。在外打拼并不容易,一些人就把年幼的孩子留在家中。刘消洒就是当年留守儿童中的一名。
上高中后,她成绩跟不上,打算放弃高考,等一毕业就外出打工。但是吴老师夫妇不怎么支持她的决定,一直劝说,还利用休息时间义务辅导包括她在内的一众留守儿童的功课。
刘消洒很争气,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本来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她,想起了家乡和她一样的留守儿童们,想起老师对自己的付出,她毅然回到了家乡偏岩镇,做了一名小学老师,像她最爱的吴老师一样,担负起家乡孩子的未来。
故事三:兜兜转转还是归来
在距离甘肃新城古镇65公里远的大山深处,有一所草山村小学。张润德是学校里唯一的一名乡村教师。
20多年前,张润德第一次来到草山村的教学点时,被这里艰苦的环境吓了一跳。简陋的校舍,几张桌椅,一张床,一个饭桌。
张润德不仅要负责全校十几个孩子的教学任务,自己还要每天做饭、洗衣,这让他喘不过气来。张润德想过调离,但是如果他离开,十几名孩子就没人管了,想到这里,张润德坚持了下来。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2004年,草山村的小学撤销了,学生们并入别的学校,张润德也和妻子一起,被调到了乡镇中心小学任教,新的单位还给他们一家分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生活条件的改善,让夫妻两人都很满意。
可是还没在镇里住上几年,张润德就听到消息:草山村的小学被撤销后,很多孩子无法就近上学,在村民的要求下,小学又恢复了建制,并建起了新的校舍。然而,恢复后的学校却因为招不到合适的老师,始终开不了学。
听到这个消息后,张润德陷入了沉思。他很纠结,他知道这个地方条件不好,但他又想着如果不来的话,对不住乡亲因为一个孩子凝聚着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
最终,夫妻俩还是放弃了镇里的生活,再一次回到草山村,回到这个偏远,却充满思念的地方。
故事四:用心就能办好教育
办教育的秘诀是什么?这个问题百侯人有自己的答案。
百侯位于广东梅州的一个偏远地区。1933年,热心家乡教育的百侯人杨德昭,为了家乡孩子的教育,找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请教在古镇办学的方法。陶行知先生当时抽不出时间回答如此复杂的问题,便派了几个得意门生前来,帮助百侯镇建起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
幼儿园创办初期,什么设施都没有。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条件,老师们就自己动手给孩子们制作玩具,他们用碎布缝制各种小动物,他们从木工厂捡来小木头,自己锯成木头玩具。还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制定了不同的文化和体验课程,给每个幼儿班都起了特别的名字。
不一样的启蒙教育让这个山村的孩子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幼儿园很快出了名,引来许多其他地区的老师前来参观学习。
参观完幼儿园后,老师们终于明白,其实,教育的秘诀就在于用心二字,无论条件好坏,只要用心,就可以办好教育。
故事五:一顿荆条一顿劝
传说少年时代的王安石是翘课王,瞧不上读书这行当,天天逃学往外跑,每日里净做些不着边的武侠梦,想着行走江湖做个大侠。一日听说村里来了位大侠,便撺掇着小伙伴一块翘课去瞧大英雄。
第二日上课路上正好撞上先生,先生很生气,顺手从身旁的黄荆树上折了根荆条就开打。王安石自知理亏,便任凭老师打。
不过王安石的老师可谓良师,打完还给王安石做了思想教育,给了他俩选择:做一人敌?还是万人敌?一人敌你就继续做你的武侠梦,万人敌就好好读书,做到宰相、将军,经时济世也好,治国安邦也罢,随你选择。
先生的一番话犹如一股清泉,使王安石幡然醒悟。从此以后,他手不释卷,苦思精读,得中进士,最终官至宰相。
打也好,谈心也罢,好老师就是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做智慧引导,如今我们或许无从考证王安石老师的名字,但是这位优秀导师的故事却流传至今。
故事六:家园你来守,孩子我来教
明朝时期,在黎平翘街生活的大多是屯垦的士兵。他们平日里忙于练兵、垦荒,家里的小孩子多被忽略,疏于管教,经常在街头闹事。
这些情况都被刚刚流放到这里的陆沧浪瞧在眼里。
陆沧浪曾任工部侍郎,明正德年间,因不满朝廷重臣依附宦官刘瑾,作诗讽刺,被敲掉了牙齿流放至黎平。在这里生活期间,他看到屯军的将士们在前线保卫家园,可孩子们却无人教导,十分痛心。
于是,他决定创办一所学堂,向这里的孩子们传授正统的经学知识,教他们读书明理,励志进取。
学堂准备好了以后,并没有家长送孩子来上学。他就到各家各户去请他们把子弟交到他的学堂就读,不论贫富,分文不取。
陆沧浪的执着最后有了好的结果,这里的居民把孩子们送到了陆沧浪的学堂,并尽己所能,供以束脩。从此之后,黎平翘街向学之风日益兴盛,走出了22名进士、184名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