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帝敬师
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少农村中至今犹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格言,就是对“传道、解惑”、树人、育人的教师无尚崇敬。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上,不仅庶人百姓尊敬老师,即使在帝王将相中,尊师者也不乏其人,汉明帝刘庄就是其中的一个。
据史载,光武帝建武二十八年(公元五十二年),刘秀大会群臣,为太子刘庄选择老师,问道:“谁可以给太子当老师呢?"群臣为了讨好皇上,都说:“太子的舅舅原鹿侯阴识可胜任。”这时,博士张佚却站出来说道:“陛下立太子,是为了阴家呢,还是为了天下?如果是为了阴家,那么阴识便可为师;要是为了天下,就应该选用天下的贤才来教太子!”刘秀堪称是位开明帝王,听了这话,连声称善,说:“选老师,是为了辅导太子;博士连我的过错都敢纠正,何况太子呢!”于是当即拜张佚为太子太傅,拜博士桓荣为少傅,并且赐给了辎车、乘马、印绶。
真是严师出高徒。在这样的老师教导下,明帝不仅学业大进,而且疾恶如仇,更有一样本领,能够窥察朝臣中不易用耳目觉察的营私舞弊现象,每每发觉,他便怒不可奈,竟至亲手掷物击打。有这样个笑话:一次明帝发现“郎官荣菘有弄虚作假行为,非常生气,提起皇杖便去打他。菜菘急了,跑到床下躲起来;明帝更生气,大声叫道:“快出来!”荣菘在床下说:“天下穆穆,诸侯皇皇,未闻人君,自起撞郎。这倒把明帝逗笑了,因此赦免了他。
明帝做太子时。由桓荣给他讲授《尚书》,及即帝位,又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时一样;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的学生数百人召来,行弟子礼。桓荣每次有病.明帝都派人前去慰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他有时亲自登门看望老师,一进街口,便下车来,步行而前,以表尊敬。进门,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这样“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后,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置。
一个封建帝王,能够如此敬师,实在是令人可钦可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