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6月24日至26日是彝族火把节,节日为期三天。火把节是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彝族的传统节日,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今天,已经有多地的彝族火把节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
关于火把节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在彝族的神话传说中,天神恩体古兹派害虫和手下破坏凡人的庄稼,为人间带来灾难。彝族英雄支阿格鲁则带领大家对抗恩体古兹的手下,用火驱逐了害虫,并在农历6月24日这天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就将这一天定为火把节,庆祝这场胜利。阿细支系彝族则认为,火把节的产生是为了纪念穷人阿真用火烧死奴隶主那迢迢并放走被关押的穷人。
其实大部分有关火把节起源的说法,都和彝族人对火的崇拜有关。火可以用来照明取暖、驱逐野兽和害虫、保护庄稼。古时的彝族人认为火有驱逐污秽的能力,同时火与家庭的命运相联系,火也可以和神灵沟通。这一认识可以从彝族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存情况来解释,彝族人的居住区主要分布于高寒山区,因此火对彝族人来说比其他民族更重要。
为了庆祝火把节,彝族人会进行三天三夜的狂欢。第一天,彝族人会“迎火”。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宰杀牲口,用酒肉欢迎火神,祭奠祖先。出门在外的亲人会在这一天赶回家中,一起聚餐。夜里,彝族人会搭建祭台,点燃柴火,诵经祭奠。
火把节的第二天,村子里的人们会围绕祭台举行各种传统节日活动,包括赛马、摔跤、斗牛、斗鸡等比赛,有才艺的人还会和其他人一起弹琴唱歌、展现舞姿。
第三天的夜里,彝族人会一起举行“送火”的活动。所谓“送火”,是指彝族人在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高举火把,四处奔走。最后,人们会把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组成一堆篝火,人群会围绕着篝火载歌载舞。
如今,彝族火把节多由各地统一举办,许多新的庆祝活动也出现了;如安排文艺演出,举办美食节、音乐节,放烟花等等。不同以往的节日庆典也吸引着彝族地区外的游客来一起狂欢,火把节不再是彝族的专属节日,全国各地的游客都可以参与到节日庆典当中。这不仅仅使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彝族火把节的故事,也促进了当地民俗与旅游融合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