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清时期,益阳笔架山附近有一对夫妻,男女皆有文采。只是因为家境贫寒,时常会有揭不开锅的时候。
这一天,适逢端午节的前一日,饱读诗书的妻子对一穷二白的家境生出几分感慨,并吟诗一首:
自惭薄命遇穷夫 明日端阳样样无
佳节只宜虚度过 聊将白水煮苍莆
丈夫看到妻子的诗,惭愧之余,又想干一件让妻子高兴的事情。于是他于端午节前俏俏一人出门偷了一头牛,想将牛卖了买些过节的东西,让妻子高兴一番过一个真正的端午节,却没成想丈夫却因偷窃而获牢狱之灾。其妻闻讯后赶紧来到县衙大堂,为夫擂鼓鸣冤。说她的丈夫是学天上的牵牛星牵的牛,而非偷牛。如果丈夫有责任,也是因为他看了自己的诗才心生杂念的。若要追究责任,也应先追究她的责任,与丈夫无关。
县令本就是一位惜才的清官,听说妻子诵诗招致丈夫违法的趣事,便有意放过她和她丈夫,但还是想当面试一试面前这位奇女子的才华。于是县令指着案头上研墨的水、砚台和一付象棋三样东西,让她即兴作诗三首,且每首诗都必须有一个牛字。妻子听完县令的话,知道凭借自己的才气可以搭救丈夫,心中甚为高兴,于是乎三首诗她一气呵成。
第一件物品的水诗:
滔滔河水向东流 难洗夫君满面羞
深信妾身非织女 良人何须去牵牛
第二件物品砚台诗:
本是民间一石头 匠人雕刻伴公侯
轻轻一动乌云起 文光电闪射天牛
第三件物品象棋诗:
两国相争誓不休 兵卒过河无水流
車马炮象般般是 唯独缺少一头牛
县令看罢拍案叫绝,当兑现诺言放了大才女的丈夫。丈夫一高兴,也诗兴大发作诗一首:
事发端午皆因牛 织女救郎为白头
佳人佳话佳天下 县官老爷美名留
自此,以诗救夫的故事便成就了后世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