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丘
2、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对联集锦》
3、自得读书乐,不邀为善名。王永彬
4、有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发扬。刘心武
5、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
6、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8、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张月楼
9、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丘
10、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
1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13、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4、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卢梭
15、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16、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17、读书贵有用;树德莫如滋。《对联集锦》
18、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1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0、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21、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2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2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4、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陶铸
25、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26、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泰戈尔
27、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28、力量,它指导我怎样去生活和斗争。吴运铎
30、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31、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孔子
32、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33、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
3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35、格天功业有本源,谁谓读书记名姓?归庄
36、读书,人才更加像人。严文井
3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3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9、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40、
41、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42、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4、虽天才隽朗,而实须坟诰以广知。葛洪
45、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46、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47、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48、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李光庭
49、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50、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2、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朱熹
53、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5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
55、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56、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是为治。苏轼
57、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58、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59、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60、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
61、能读千赋,自能为之。杨雄
62、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之推
63、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64、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6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6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67、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陶宗仪
68、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
69、书给人以优点,人从书中得益。陈伯吹
70、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7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72、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葛洪
73、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7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75、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76、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7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郑耕老
78、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对联集锦》
79、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80、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1、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82、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
83、不学诗,无以言。孔子
84、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85、人家不必论富贵,唯有读书声最佳。唐寅
86、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87、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朱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