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条裙子?
嗯,一定是给女孩子看的书。
难道是讲“一百条裙子”的梦想实现的曲折过程?
那和一个孩子想找父母要乐高玩具的梦想差不多,想必故事应该很乏味。
可是,如果真是这么乏味的故事,不可能会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
算了,读完就知道了。
毕竟,确实不可以通过一本书的封面去轻易断定一本书。
主人公旺达·佩特罗斯基是一个有着奇怪名字的女孩,就和我们从小到大会遇到的班上某个名字特别的同学一样。
因为名字,被人侧目,嘲笑。
此外,被嘲笑的还有旺达穿的已经洗得发白的蓝裙子。
单单一个名字,就足以成为被取笑的理由,何况再加上穿着打扮?
这样的事情在学生时代,似乎屡见不鲜。
无论小学,中学,大学,班级里总有个这样被取笑和攻击的人,成为大家的笑柄。
还有更悲惨的,旺达说自己有“一百条裙子,全都挂在我的衣柜里”。
从此以后,旺达更加成为佩琪和马蒂埃带头的孩子们取笑和捉弄的对象。
每天,都要遭到一次又一次言语上的暴力和心理上的折磨。
直到有一天,爸爸帮旺达转学。
旺达,只是想拼命融入女孩的群体,看见大家都围着穿着鲜红漂亮裙子的塞西莉,赞美和夸奖她,没有一个人注意她,也没有一个人和她说话。
她也渴望得到同龄同学的注意,渴望和她们交朋友,可即使她挤进去,也没人理她。
于是,她贸然触碰了佩琪,对她说“我有一百条裙子。”
当佩琪夸张地让她重复一遍,她坚定地重复了“我有一条条裙子,全都挂在我的衣柜里。”
所有人都听到了,但引起注意的结果不是得到朋友,而是被嘲笑和背后奚落。
佩琪的“跟班”马蒂埃,和旺达类似,穷人家的孩子,穿着佩琪给的旧衣服,扮演了沉默的角色。
因为佩琪是班上最受欢迎的女孩,而且她和佩琪是朋友,她不愿意失去佩琪的友谊。
如果她和佩琪不再是朋友,她害怕别人都知道她穿的是佩琪的旧裙子,她更害怕佩琪和同学们像对待旺达一样嘲笑、戏弄她。
所以,当旺达被欺负时,虽然马蒂埃不赞成,她也选择了沉默。
但是沉默就是默认,是从行为上的认可和放任。
马蒂埃虽然间接成为“帮凶”,但也要承受自己选择的代价。
当旺达转学后,马蒂埃始终不安,非常后悔,因为自己当初的胆怯,没有勇敢站出来为旺达说话,没有阻止佩琪继续嘲弄旺达。
马蒂埃去山上找旺达、给山上的邮局寄信,希望得到旺达的原谅,她在寻找和解,可是旺达却再也见不到了。
让我想起了初一时班上一位短发女孩,瘦瘦的,成绩很普通,没有奇怪的名字,却成为一群人捉弄的对象。
上课起来回答问题,被人踢掉凳子,下课被人围着捉弄拽头发,捉弄她的人总是赶也赶不走,甚至向老师告状,也只换来更多的欺负。
我曾经也是那个像马蒂埃一样沉默的旁观者,没有去阻止,也没有去帮忙,甚至害怕接近她,担心自己成为和她一样被欺负的人。
直到有一天,同样的事确实发生在自己身上。
一天早上,当那个从小学一直同班到初一的发小男孩找我抄作业时,我拒绝了,紧接着,就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一拳砸在了额头。
然后,无论上课站起来回答问题,还是下课,总是伴随着难听的侮辱谩骂,男孩和他降了一级同班的姐姐,趁我低头写作业的功夫用火柴点燃火苗烧我的头发。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第二天开始,班上没有一个人再和我说话、再敢接近我,从此我成了被全班孤立的对象,包括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住我家对面的女孩,也站在了孤立我的人中。
直到,转学的那一天。
从校园大门出来,那个好朋友跟着跑出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哭着说“XX,我不是故意的,他们威胁我,要是谁敢和你说话,就欺负谁。”
我也没忍住眼泪哭着对她说:“我不怪你,我知道你们是被威胁的。”
转学以后,也搬家了,再也没有机会见过面。
“一百条裙子”里面的旺达仿佛是我,因为我也曾被欺负和孤立。
马蒂埃仿佛也是我,因为我也做过沉默的旁观者。
虽然再没有见到旺达,但旺达送给马蒂埃的精美的“裙子”,却挂在了马蒂埃的心里,马蒂埃从那件礼物上知道旺达喜欢她,也原谅了她,她的心很宽慰。
我也很庆幸,还好当时及时对好朋友说不怪她,她一定和马蒂埃一样心里得着了安慰吧。
看到豆瓣书评中一个读者的留言,分享了他同事的二年级女儿,成绩在班上很优秀,只是稍微安静、害羞,想着女儿不可能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结果,在一次家长英语公开课的分组中被孤立了,没有一个组接纳他的女儿,甚至他女儿尝试了好几次加入两个组,都被拒绝,直到老师介入,才勉强进入一个小组。可是进去后,却一直战战兢兢、畏畏缩缩,想发言却不敢发言。直到结束,问女儿时,女儿眼泪汪汪地说出来,他才知道。原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女儿就开始被全班孤立,如果不是这次英语公开课,他都不敢相信,自己优秀的女儿会忍受了那么久。后来,班主任干预过,但好了没两天,又回到了从前的老样子。没办法,那位同事只好给他的女儿转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