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篇中叶公对孔子说:“我们那里有一个特别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于是他把父亲报了官,并亲自指证他”
孔子回答说:“我们那里的正直跟你们那里的正直不一样,我们那里父亲偷了羊,儿子会替他隐瞒,儿子偷了羊,父亲会帮儿子隐瞒。”
《论语》子路篇: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按照大多人的理解,举报父亲才应该算是正直吧,有点大义灭亲的感觉。
所以现在很多人不理解孔子到底是什么意思?作为圣人,为何会觉得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正直?这不是故意撒谎吗?难道撒谎才是正直?有的人说是因为儒家最注重孝道,其实孔子想表达的不是这个意思。
当你知道父亲偷了别人家的羊之后,一般起的第一个念头绝不是去举报他,而是先隐瞒下来,然后再想办法去处理。
但是你在书上学到要做正直的人,做一个诚实的人,觉得偷窃是坏事,不正直的事。于是你开始觉得要举报父亲才对,我必须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
当你觉得我必须做一个正直的人的时候,那么你的目的,你的起心动念已经变成了为己的私欲,你的目的变成了我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这已经不是你真正的第一个念头了。
我要…,这不是正是私欲吗?这里大家可能要好好多思考下,否则理解不了。
因为那些隐藏在善意和正义下的私欲,是很难察觉到的。正如有时候你对孩子过分的好,可能隐藏着一个为己的私欲。
孔子
而孔子则是只看自己的第一念是什么?第一念是替父亲隐瞒,那就去隐瞒,依照本心行事。这就是诚,这就是率性之为道。
相反,第一念是替父亲隐瞒,但你为了故意做个诚实正直的人,或者为了一个诚实正直的名声,而不依照本心行事,那反而是对自己不诚实,违背了自己第一念的初衷,这是自己欺骗自己。
正直的前提是诚实,没有诚实何来正直?
《大学》有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诚实就是不要自己骗自己,因为自欺而后欺人。
所以大家不要将本段中孔子的意思理解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