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出自《战国策·秦策》。秦国大臣甘茂因被秦王猜疑逃往齐国途中遇到齐国使者苏代,甘茂给苏代讲了个故事:一条江边有许多姑娘每晚带着灯油一起做针线活,一位姑娘穷的出不起灯油,只能向她们借光。苏代听出他的意思,在齐王面前力荐他。后来就用“借光”来表示请求别人给予帮助。
生活中经常使用“借光”或“赏光”这些词语,意思是请求别人给予方便或从别人那里分享某种荣誉,与之类似的词汇还有“借过”、“借花献佛”等,但“光”真的能借或赏吗?
据《战国策·秦策》记载,公元前306年,秦国大臣甘茂劝说襄王将在宜阳战役中占领的韩国土地还给韩国,以示两国友好。后来小人进谗言,引起秦王对其的猜疑,甘茂只好逃往齐国。当甘茂逃出秦国的边境函谷关时,正好遇到出使秦国的纵横家苏代。苏代问甘茂要到哪里去,甘茂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先生听过江边姑娘们的事吗?”苏代说:“没有听过。”于是甘茂就讲了一个“借光”的故事。
据说,在一条江边住着许多人家,每天晚上,各家的姑娘们各自带着点灯的油聚在一起,把油倒进一盏大灯里,然后一起做针线活。有一位姑娘家里很穷,出不起灯油。所以,其他姑娘都讨厌她,准备赶她走。穷人家里的姑娘就对大家说:“我确实不能拿灯油来,可是,每天我都早到这里,大家回家时我也是最后走,替大家把屋子收拾干净,你们还吝惜这照在四周墙上的一点余光吗?借点光给我,我同你们一起做针线,对你们也没有任何妨碍的啊!”大家觉得她说的话有道理,就把她留下了。苏代听了甘茂的这个故事后,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他们俩一齐去了齐国,苏代在齐王面前竭力推荐甘茂,于是齐王拜他为上卿。后来就用“借光”来表示请求别人给予帮助,是礼貌用语。
“借光”除有请他人给予方便外,也用来比喻凭借他人地位、名声或荣耀而获得利益。如《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上载:“久闻世兄才品过人,所以朝廷仿古征辟大典,我学生要借光,万勿推辞。”及清朝郑燮《十六通家书小引》:“板桥诗文,最不喜求人作叙。求之王公大人,既以借光为可耻。”
另外,请求别人指引路的方向时,也可以使用“借光”。如《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公子这番不似前番了,下了驴,上前把那人的袖子扯住,道:‘借光!东庄儿在那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