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落满红霞的喧嚣大河正汹涌着棱角鲜明的大浪。
在构图的中央,一个半裸着宽肩膀男人正张开双臂朝着莽莽的巨川奔去。
他就像一个肤浅的小鸭子,一往无前的往前游着。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这里游泳,多年前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已经游过这条大河,那时候他还是只笨拙的小鸭子。
而今他已经不是那只肤浅的小鸭子,而是一个懂事、又尝遍痛苦的男人了。
这条经他游过两遍的河,对他而言,那就是他的父亲。
他的父亲叫黄河。
一条北方最大的河,途径黄土高原的粗犷和豪放,一泻千里的游遍整个北方,这就是汹涌的黄河水,更是我们生命的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这条黄河滋养了整个北方的人,却又胸怀宽广的哺育着更多的生命。
而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热爱,我们的生命,都和这条河有关。
流动的黄河,看似是一条河,可它千百年来见证过的历史,走过的路,因它而诞生的文化,却充满了生机和厚重。
这种厚重就像生命本身的厚重,所以北方的河也是生命的河。
有人把北方的河看成一个不动产,毕竟它就在那里,流淌着;
也有人把北方的河当做我们北方文化的源头,去探寻、去思考、去膜拜、去热爱,去追寻。
其实,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皆有灵性,而北方的河,却不是不动产,它就是一个诗意且浪漫的存在。
有人想把它谱写成一首诗,而后就有了《北方的河》。
《北方的河》是一个诗意且浪漫的存在,它承载了作者对于北方文化的热爱和佩服。
这本书看似诗意,但它并不是诗,也不是散文,而是一部中篇小说,创作者就是张承志。
谈起张承志,他是北方作家里边,最为诗意的一个存在。
他年少轻狂,脾气暴躁,但又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气息。
一个豪迈的北方汉子,有着西北人独有的大嗓门,更有着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却酷爱浪漫。
这样一个神奇的所在,也只有北方才会有,也只有北方才适合他。
张承志是属于北方的,年少成名的他,会多种语言,还对人文地理、历史考古等知识多有涉猎。
这一生他从北方而来,在内蒙古扎根,在新疆找寻,在北京创作,在国外追寻。
他的一生就像北方的河,永不停止。
那种对于生命的热爱,以及对于理想的狂热追求,都让他就像一条河,奔腾的河,青春的河,生命的河。
在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那个不甘于服输的自己;看到那个青春洋溢、张狂却又敏感的自己;看到热爱生活,却满怀激情的自己。
他是一个理想的存在,承载着所有北方人内心的渴望,他活成了一条北方的河,而那条河却和我们息息相关。
而今的张承志在日本研究人文历史,生命活到而今,他还是不曾停下他奔跑的脚步。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想,他的激情从哪里来?他的狂热从哪里来?
而今看过他写的这部《北方的河》我想我懂了,原来这本书写的就是那个追梦的自己,还写的是正在追梦的我们。
《北方的河》是张承志小说中一个独特的存在,涉及了地理人文、历史考古、亲情、爱情、友情、还有青春和成长。
将北方地质中的大河,贯穿着人文思考,掺杂了历史考古的古老文化,在通过个人的成长,那些成长中的青春,都在张承志笔下汇聚成一条河流。
这条生命之河就是《北方的河》。
小说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小说的主人公,通过“我”和河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一代人的坎坷岁月,揭露了在特殊时代背景下,年轻人艰难抉择和生存的故事。
这个故事很厚重,但又不乏浪漫。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大学毕业生,他处于一个选择自己未来的转折点上。
这个时候的他,迷茫又充满激情。
直到他想起北方的河,那个种在内心对于北方的河的热爱,对于中国古老文化的热爱,让他义无反顾的去报考人文地理专业。
初生毛犊不怕虎的他有着一股青年的冲劲,他决定前往黄土高原去考察。
在黄河边,他遇到了一个女报社摄影记者。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条黄河,构成了一副唯美的画面。
而画面的主角就是这个北方的男人。
在黄河岸边,望着雄浑的黄河水,那种大气磅礴的震撼,还有激流的河水,都激起了男人的好胜心,他想要横渡黄河,就像他年幼时一样。
征服黄河,就如征服自己,这一刻的他就像一个典型的北方男人,粗犷、有担当、却富有激情。
激流而雄浑的黄河水,不仅仅激发了他想要征服的欲望,而让他想起了父亲。
他说:黄河,就像我的父亲,我没有父亲,我需要这样一位父亲。
这一刻的他把黄河真正当成了自己的父亲,他可以像一个任性的孩子,一头扎进水里,感受黄河水的抚摸和安慰,感受一位父亲给他的保驾护航。
他跳进了黄河,并蝶泳横渡而去。
在黄河里,他感觉自己衰老了,莫名为自己悲哀,但他又不愿意认输,最终成功的横渡黄河。
横渡黄河的勇猛和激情,这就是我们人生最需要的东西,只是有些人早早的就舍弃了这种东西,而有些人却一再珍重。
人生不是完美的,镶满了破碎的裂痕,修修补补,终究无法焕然如新。
而生命就是一条奔腾的河流,只有不断的创造,和永不停止的探索和追求,才能让人生趋于圆满。
黄河是北方第一大河,但不代表他是北方的全部,他只是其中之一。
而我们的人生也是,不会在一处停留,也不会甘于停留在一地。
热爱地理的他研究完黄河,他的路还很远,而湟水河是他人生中的另一端。
一个穷学生,没有钱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这是年轻人的悲哀。
直到那个女摄影师的帮助,他和她一起去了湟水河考察。
在湟水河他又看到了另一番场景,这次的大河不同于黄河,但依旧重要。
在这里,女摄影师发现了一个彩陶碎片,热爱摄影的她把它拍了下来。
这个彩陶见证了这个河的源远流长,也见证了一段古老的历史。
这段历史是破碎的,是凌乱的,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
悠悠千年岁月,残存下来的东西,都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模样,要么全是破碎的斑点,要么是被岁月洗礼后的苍老。
我们的人生也如这个彩陶一样,破碎而凌乱。
这里注定只是他经过的地方,却注定不是他想要的终点。
所以这一次的他选择了回北京,回到那个他要去奋斗的地方,考取人文地理的研究生。
在考取研究生的过程中,因为准考证,因为家人生病、因为朋友之间的选择,还因为这个姑娘,他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挫折和艰难抉择。
幸好,他在迷茫和痛苦中找到了出路,就像北方的河一样,又开始了另一段属于他的人生。
小说的结尾,他梦游了黑龙江,在这条充满神话气息的河流上,看到了自己奔腾的青春。
这是一种新生的力量,更是一种生命的力量。
北方的河是一条青春、热爱、成长、狂热的河,在这条河里,奔腾的不只是流不尽的河水,还有我们那飞扬的青春和生命。
小说以北方的河作为起源地,通过探寻河流的起点和流向,得知关于一道河以及北方的文化发源和人文历史。
这些破碎或者残缺不全的历史,让一个年轻人更加看到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也更加坚定了要找寻人生价值的方向。
小说第一人称“我”,没有姓名,也没有过多的介绍,这个人可以是张承志,也可以是我们,更是每一个奋斗在路上的人。
河本是不会说话,无法表达的东西,却在张承志笔下有了生命的气息,还有了一种象征意义。
这种象征将河的表达灌注在人的身上,让河有了人的灵性和人的坚守,所以这个北方的河已经不仅仅只是河的本身,而有了另一番意义,这个意义就是,生命就是一条奔腾的河流,我们都需要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