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我在阳台上修剪花草,不经意的一个转身、抬眼,竟看到一只乌黑亮丽的小燕子。
看它抖动着翅膀身体摇晃了几次总算落到了晾衣架上,我猜它一定是一只正在练习飞行的小雏燕。
楼下的洗衣机里传来“滴滴滴…”的声音,一家三口的衣服已洗好。往常听到这个声音,我会快步下楼,把衣服装进桶里提到楼上进行晾晒。
然而今天,我完全没有这个心思。大概是因为这只可爱的小雏燕落在了我家楼上的晾衣架上吧!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小小的阳台是我常走动的地方,只要天气好,我就会拉开阳台上的小窗,让风与阳光一同进入这小小的天地。白天开窗是为通风,夜晚开窗是为了在凉风中听一阵虫鸣与蛙声。
因为窗户常常打开,麻雀常常光临,但每次飞进来都很难飞出去。麻雀见人就躲,仿佛做了什么亏心事。农民收入粮仓的麦子与大米常常遭到它的破坏,而燕子却从来不吃农民种的粮食,它以捕食苍蝇与蚊子等昆虫为主。
一只燕子在整个夏天可以捕食蚊虫50万只,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人们的眼中,燕子是益鸟,燕子在百姓家里坐窝是好事。唐朝诗人武元衡有诗云:“春色遍芳菲,闲檐双燕归。还同旧侣至,来绕故巢飞。”
楼上的这只可爱的小雏燕就是从楼下的燕窝里飞出来的。时光过得真快,五月份还在衔泥筑窝的燕子夫妇,如今它们的小雏燕已经可以飞行了。
仔细看,原来不是一只,还有两只在窗外。停在窗外的窗沿上,看里面的这只飞不出来似乎有些着急。
窗里的这只小雏燕,看到在阳台上修剪花草的我,似乎并不害怕,也没想急着离开。它就停在晾衣架上吹着风、享受着阳光、欣赏着窗外的风景,还时不时地望着窗外的两只和它一样的小雏燕。
窗外的两只小雏燕见我走近,扑闪着翅膀走开了,但飞行一圈之后打个转又回来了,仍然落在原来的地方。
这次窗里的那只总算飞出来了,与另外的一只一起站在窗前亲切地交谈着,似乎忘记了我这个女主人的存在。
燕子对人类并不恐惧,常常怀着一份亲切的好感与人们相处。
家中有燕子居住是吉祥的象征,从古至今人们喜欢着燕子,燕子也亲近着人类。有燕子的地方就有好人家,有燕子的地方就有温暖与欢笑!
不知如何赞美燕子。最后想用郑振铎的一篇文章《燕子》中的语句作为结尾:“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