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现代最著名和最有代表性的三江有二,一是西南三江: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因“三江源”而蜚声海内外;一是东北三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因“三江平原”而世人皆知。
最早提出“三江”名称的应是战国时期的《尚书》著作,内有一篇《禹贡》,记述了我国九州的方域、地质、物产、贡赋、交通、政治、民族分布等,对扬州(九州之一,泛指淮河以南,南海以北的广大地区)地理的介绍为“三江即入,震泽(即太湖)厎定。”这里所指的“三江”,是指太湖附近的松江、钱塘江、浦阳江。现代最著名和最有代表性的三江有二,一是西南三江: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因“三江源”而蜚声海内外;一是东北三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因“三江平原”而世人皆知。
扩展资料:
三江源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的西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地理位置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
行政区域涉及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30.25万K㎡,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占16县1乡总面积的97%。现有人口55.6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还有汉、回、撒拉、蒙古等民族。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西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东部与四川省毗邻,北部与青海省格尔木市都兰县相接。包括17个县市,占青海省土地总面积的43.88%,总人口占55.72万,居民以藏族为主。优质牧草逐渐被毒、杂草所取代,一些草地危害动物如鼠类乘虚而入,导致草地载畜量减少,野生动物栖息环境质量减退,栖息地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降低。
2000年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正式落成揭碑,它标志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正式成立。2003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三江源,中国面积最大的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东北三江平原简介
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在东北平原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三江平原的“三江”即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条大江浩浩荡荡,汇流、冲积而成了这块低平的沃土。该地区水资源丰富,总量187.64亿立方米,人均耕地面积大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在低山丘陵地带还分布有252万公顷的针阔混交林。
三江平原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和同江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34°36'12"~134°4'38" ,北纬47°44'40"~48°8'20",总面积198089公顷。三江国家自然保护区于1994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以沼泽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地自然保护区。2000 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 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同年被批准加入国际鹤类保护网络。
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属低冲积平原沼泽湿地,为三江平原东端受人为干扰最小的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