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曾向老子求教学问,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使儒家受到重创。而后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重新兴起。
由于儒家的封建统治者眼中的特殊地位,孔子及其门人与再传子弟,被后世帝王封公封圣,享受了莫大荣誉。其中,孔子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去世一百多年后,又出现了个孟子并将孔子的学说发扬光大,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因而,后世将其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除了孔子与孟子外,儒家的代表人物中,还有三位“称圣”者,分别为“复圣”、“宗圣”与“述圣”。那么,复圣宗圣述圣分别是谁呢?复圣为颜回,宗圣为曾参,述圣为子思(孔伋)。
颜回,字子渊,别称颜子、颜渊,春秋末期鲁国人。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孔子曾这样评价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是孔门十哲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首,《论语》编撰者之一。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也推尊有加,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曾参,字子舆(后世称之为曾子),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县),是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另外,曾子还给后留下了“曾子烹彘”的故事——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由于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子思就是孔伋,孔子的嫡孙、孔鲤的儿子。孔伋是孔子的高足曾参的学生,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