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道之君,以乐乐民;无道之君,以乐乐身。——(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陆凯传》
2、⊙圣人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故因而不为,顺而不施。除其所以迷,去其所以惑,故心不乱而物性自得之也。◆王弼:《老子注》
3、⊙是知当轴者易生嫌,而退身者易为誉。易生之嫌,不足贬也。易为艺誉,不足多也。在辨其所处而已。◆刘禹锡:《刘禹锡集·杂著》
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明)于谦《石灰吟》
5、⊙士之处世,视富贵利禄,当如优伶之为参军,方其据几正坐,噫呜诃篓,群优拱而听命,戏罢则亦已矣。见汾华盛丽,当如老人之抚节物,以上元清明言之,方少年壮盛,昼夜出游,若恐不暇,灯收花暮,辄怅然移日不能忘,老人则不然,未尝置欣戚于胸中也。睹金珠珍玩,当如小儿之弄戏剧,方杂在前陈,疑若可悦,即委之以去,了无恋想。遭横逆机阱,当如醉人之受辱骂,耳无所闻,目无所见,酒醒之后,所以为我者自若也,何所加损哉!◆洪迈:《容斋随笔·士之处士》
6、⊙志不可不笃,亦不可助长。志不笃则忘废。助长,於文义上也且有益,若于道理上助长,反不得。“优而柔之,使自求之;厌而饫之,使自趣之;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程颐、程颢:《二程集·遗书》
⊙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荀子·不苟》
7、⊙以天下为度者,不以己私怒伤天下之功。——(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
8、⊙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孟子:《孟子·尽心上》
9、⊙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10、⊙夫君子直道而行,知必屈辱而不避也。故行不敢苟合,言不为苟容,虽无功于世而名足称也;虽言不用于国家而举措之言可法也。◆陆贾:《新语·辩惑第五》
11、⊙梅先菊后何须校,好似人生各有时。——(宋)赵抃《次韵郁李花》
12、⊙日:“渔网之设,鸿则离之。”◆魏源:《魏源集·默觚下·治篇十六》
13、励志古语名言经典语录【一】
14、⊙不知冒阴之可以无景,而患景之不匿,不知无措之可以无患,而患措之不巧,岂不哀哉!未有抱伪怀奸,而身立清世。匿非藏情,而信著明君者也。是以君子既有其质,又睹其鉴,贵夫亮达,希而存之,恶夫务吝,弃而远之,言无苟讳,而行无苟德,不以爱之而苟善,不以恶之而苟非,心无所矜,而情无所系,体清神正,而是非允当,忠感明于天子,而信笃乎万民,寄胸怀于八荒,垂坦荡以永日,斯非贤人君子高行之美异乎!◆嵇康:《释私论》
15、⊙世俗之情,富者常畏其贫贪,故贤贫之不受者,己必富而吝者;贪者常畏富吝,故贤富之乐施者,己必贫而贪者也。◆刘熙载:《刘熙载论艺六种·封难》
1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释义:不把一步步走的距离积累起来,就不能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把一条条细小的水流聚积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海。-《荀子·劝学》
1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释义:大丈夫应该带上长弓强箭,到西北战场上,射杀入侵者。一(宋)苏轼《江城子》
18、⊙慈溪黄氏日:“天下之理,无所不在,而人之未能以贯通者,己私间之也。尽己之谓忠,推己人之谓恕。忠恕既尽,己私乃克。此理所在,斯能贯通。故忠恕者,所以能一以贯之者也。”◆顾炎武:《日知录·忠恕》
1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释义:已经做了的事,不必反复诉说;已经成为事实了,没有必要去劝阻;已经过去的事,不再加以责备。一《论语·八佾》
2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一《荀子·劝学》
21、⊙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吕氏春秋·尽数》
22、⊙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23、⊙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尊节退让以明礼。◆戴圣:《礼记·曲礼上》
24、⊙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夫子曰:“既富而教。”斯之谓矣。◆夫行教化在乎设职官,设职官在乎审官才,审官才在乎精选举,制礼以端其俗,立乐以和其心,此先哲王致治之大方也。故职官设然后知礼乐焉,教化隳然后用刑罚焉,列州郡俾分领焉,置边防遏遇戎敌焉。◆杜佑:《通典》
2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26、⊙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一《礼记·儒行》
27、⊙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一《战国策·魏策》
28、⊙所贵读书者为能明白事理,学作圣贤,不在科名一路。如果是品端学优之君子,即不得科第,亦自尊贵。若徒然写一笔时派字,作几句工致诗,摹几篇时下八股,骗一个秀才、举人、进士、翰林,究竟是什么人物!◆左宗棠:《左文襄公家书》
29、⊙宁有瑕而为玉,毋似玉而为石。一(明)张居正《辛未会试录序》
30、⊙善为政者,不择人而理,故俗无精粗,咸被其化;工为史者,不选事而书,故言无美恶,于书传于后。若事皆不谬,言必近真,庶几可与古人同居,何止得其糟粕而已。◆刘知几:《史通·言语第二十》
3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傻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李白:《李太白全集》
32、关于传递正能量的古语
33、⊙巧冶不能铸木,巧工不能斫金。释义:优秀的冶金工人不能铸造木头,手艺高明的工匠不能斩断金属。——(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34、⊙玩人丧德,玩物丧志。释义:不尊重他人的人格会使人丧失良好的品德,迷恋于所喜好的事物之中会使人失去远大的志向。一《尚书·旅獒》
35、⊙人生由来不满百,安得朝夕事隐忧。释义:人一生从来都难活百岁,怎能一天到晚沉溺于烦恼之中?一(明)于谦《静夜思》
36、⊙律者,乐之本也,而气达于物,凡者之起者本焉。◆柳宗元:《柳宗元集》
37、⊙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释义:男子汉生来就要志在四方,为国捐躯用马皮包裹尸体是很平常的事。一(宋)陆游《陇头水》
39、⊙关尹子曰:一蜂至微,亦能游观乎天地;一虾至微,亦能放肆乎大海。◆关尹:《关尹子·六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