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灵渠是世界上首例山区越岭运河,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船闸(陡门)的运河,有世界“船闸之父“的美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人工运河连接两个不同水系的实践之一,1988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2012年灵渠两次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8年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广西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
灵渠位于桂林兴安县境内,全长36.4千米,是连接湘江和漓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中原与岭南地区的一条古代运河。秦统一六国后,为巩固南疆边防开凿运河,于公元前214年建成,初名秦凿渠,后根据唐朝桂州刺史鱼孟威的《桂州重修灵渠记》载,乃称为灵渠。
灵渠是在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开凿的运河。综观古今中外,世界上没有哪条运河比灵渠的修建更早的了。
位于桂北地区的兴安县,层峦叠嶂,河川纵横。在兴安县东南,耸峙着五岭之一的都庞岭。其南部则蜿蜒着海洋山。兴安县西北,雄踞着越城岭。因此,兴安地形就有着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东南部是南高北低,西北部则是北高南低。于是在兴安县腰部,形成一个海拔仅两百米左右的低地,这就是有名的湘桂走廊。
这里历来都是湖南进入广西的一条交通要道。由于兴安地形上的这一特点,自然形成了水系分界上的特征:流往湖南的大川湘江发源于海洋山,从南往北流至兴安县城附近,沿湘桂走廊,经全州进入湖南,注入洞庭湖;广西著名的漓江,发源于越城岭主峰猫儿山,往南流至兴安溶江,经灵川、桂林,在梧州汇入西江,至广东注入南海。
湘江北去,漓水南流,两江流向相反,故而兴安俗谚有云:“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之说。兴安这种地形特点和水系分界,为灵渠的修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灵渠建成以后,沟通了五岭以北的湘江和以南的漓江,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联系了起来。主体工程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门、堰坝、秦堤、桥梁等部分组成,尽管兴建时间先后不同,但它们互相关联,成为灵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大小天平是指修筑在兴安县城东1.5公里海洋河上的一道拦河坝。是用来拦蓄和提高水位,以便将海洋河水通过渠道引向漓江,是灵渠的枢纽工程。习惯上将大小天平以上的河道称为海洋河,以下为湘江。
大小天平坝的施工十分精巧。最底层是用长2~2.5米、直径为 20~25厘米的松木桩密排,在此基础上,于大坝的迎水面和跌水面浆砌平整的巨型条石,每两块浆砌条石的骑缝处,均凿有燕尾形石槽,槽内用铸铁嵌牢,使整座大坝的巨石浑然一体,坚不可摧。
迎水面条石砌成阶梯状,砌石高度1.70~2.24米;跌水面砌石高度仅0.6~1米,使大坝形成一个前高后低的坡面。由于降低了跌水面的高度,大大减轻了漫过坝面的水流对坝基的冲击,避免了坝基被水流掏空。迎水面和跌水面之间的坝体坡面,则以厚15~20厘米、长1米左右的不规则条石竖插,块块相叠,形似鱼磷,因而名“鱼磷石”。
鱼磷石构成的坡面,凹凸不平,使漫过坝面的水流成跳跃式下泄,减缓了流速,不至对坝体构成威胁。洪水带来的泥沙沉积于石缝之中,反而可以起到加固大坝的作用。
灵渠是世界上首例山区越岭运河,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船闸(陡门)的运河,有世界“船闸之父“的美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人工运河连接两个不同水系的实践之一,1988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年来,通过对大小天平全面维修,铧嘴、水街恢复原貌,对南渠县城段进行清淤和补漏,对坍塌的秦堤进行抢修保护,对北渠进行维修加固,南渠一、二期修缮工程,加上灵渠公园及水街建设、灵渠复航工程、沿岸村落环境整合整治工程等工作,灵渠的保护与展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2006年、2012年灵渠两次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8年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广西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