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其怀,夺之威。主上用之,若电若雷。
2、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3、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
5、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6、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7、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8、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9、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
10、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
11、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12、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13、以俭得之,以奢失之。
14、宰相之耳,待天下之心识而后能发。
15、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
16、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
17、明主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盲者处平而不遇深溪,愚者守静而不陷险危。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
18、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
19、慈母有败子。
20、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21、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22、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23、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24、因可势,求易道。
25、主失其神,虎随其后;主上不知,虎将为狗。
26、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27、君无见其所欲。
28、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29、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
30、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