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2、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3、物得以生,谓之德。
4、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6、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
7、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8、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9、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0、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13、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
14、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5、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7、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18、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19、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20、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21、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
22、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4、上天生了人,畅行于世,人,至尊。
2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6、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2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8、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29、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3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