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唐代以前人们不甚重视。直到大文豪韩愈经常引用其中的章句,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到宋代,理学创始人程颢更是盛赞《大学》,称它是:“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理学大家朱熹,把《大学》合在《四书》里,并以理学的角度重新阐释。成为自元以后,科举考试的参考书籍。
本文精选文中20句名言,附上译文和感悟,以飨读者。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
在于弘扬光明品德,
在于使人弃旧向新,
在于使人追求至善。
感悟:大学之道的原则,就是弘扬光明品德;大学之道的核心任务,就是让人弃恶从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会志向坚定;
等做到志向坚定后,才会内心宁静;
等做到内心安静后,才能泰然安稳;
等做到泰然安稳后,才能思虑周详;
等做到思虑周详后,才能有所收获。
感悟:达到至善之境,要按照定、静、安、虑、得的步骤来施行。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任何东西都有根本枝末,
任何事情都有开始终结。
感悟:做事情要遵循自然规律 ,不能本末倒置。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要想意念真诚,就要获得丰富的知识;
要想知识丰富,就要研究事物的道理。
感悟:意念真诚,才能心思端正,才能彰显品德。要做到意念真诚,关键在于“格物致知”。
克明峻德。
弘扬光明品德。
感悟:书里引用《尧典》上的话。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如果能做到一天自新,
就应该天天都要自新,
并且能永远这样下去。
感悟:德行修养,不能一日中断。
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靡。
在那淇水弯弯的岸边,竹子青青且婀娜茂盛。
有位文质彬彬的君子,在那里专研探索学问;
他好像在加工角牙,不断地切和磋;
又好像在打磨玉石,反复地琢和磨。
感悟:圣贤们研究学问,如切如琢,如琢如磨。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所谓意念真诚,就是不要自欺。
就像厌恶恶臭气味一样,厌恶邪恶;
就像喜欢美丽女子一样,喜欢善良。
这样才能使自己意念真诚。
感悟:一个人独处时,更能体现出其道德水准的高低。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十只眼睛看着你,
十只手指点着你,
多么严厉的监督!
感悟:人前人后,都要做到真诚。不要做自欺欺人,掩耳盗铃之事。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
所谓修养,先要端正内心。自身有所愤怒,内心就不能够端正。
感悟:人生之路能走得顺畅,端正内心很重要。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心念不能集中,
虽然看到了,但却像没看见一样;
虽然听到了,但却像没听见一样;
虽然吃过了,但却像没吃过一样。
感悟:做事情贵在专一。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做事内心真诚,虽然不能达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很远。
感悟:内心真诚的重要性。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如果自身不合乎“恕道”,怎么能够教化别人去做呢,这是未曾有过的事情。
感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
如果上位的人,某种作为让自己厌恶,就不要用这种做法去对待下位的人;
如果下位的人,某种作为让自己厌恶,就不要用这种做法去对待上位的人。
感悟:人要追求人格的完善,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德是根本,财是枝末。
感悟:要把德,看成为人的根本。
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说出的话违背道理,就会有违背道理的话来回报;
聚敛财富悖逆情理,那么就会悖逆情理地失去它。
感悟:名利财富,可以看透,但不可看穿。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君子处事的原则,忠诚信义,便会得到;骄奢放纵,便会失去。
感悟:忠诚信义,做人之根本,立业之根基。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生产财富的原则,就是创造财富的人多,消耗财富的人少,创造财富的人勤快,消耗财富的人节俭,这样,财富就能经常充足了。
感悟:开源节流,勤快节俭,才是生财之道。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仁德的人,靠散财来提高德行;
不仁之人,聚敛财富不择手段。
感悟:追求财富,不采用仁义手段,即使暴富,也不会长久。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品德高尚的君子,总是自己先做到,才会要求别人做到;
自己不会去做,才要求别人不去做。
感悟:儒家提倡的”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