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2、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3、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4、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5、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6、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7、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8、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9、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10、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11、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12、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13、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14、故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15、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16、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7、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18、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19、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
20、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21、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22、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23、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25、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26、原浊着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27、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