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被时间的快速流逝所吓到的时刻,而我,则经常一恍惚,就发现时间已经走过难以接受的距离。
一直以来,没有看日历的习惯,脑袋里总停留在某个月份的中段或是后段,当突然瞥见手机上显示已到了十二月。惊讶到难以言表,感慨时间何时走得如此之快。
很多时候,坐在窗前敲着文字,眼看着窗外的天色暗淡,一日,便就这样肉眼可见地逝去。
01 时间很快,尽量别掉队
有人说:“时间缓流,前进的速度居然这么快,会让人不由得担心很快就会接近尽头。”
才觉春草盎然,转眼秋也落下帷幕,只觉这一年的日子马上便要到头,不由得感慨,这时间,远不如想象中耐用。
有的人,一年中几个月达成数个目标;有的人,尝遍无数新的可能,却发现一切还是趋于原点。
可以说,这与能否跟上时间的脚步有关,时间很快,别掉队。否则,只能用更快的脚步去追赶。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无论是画虾、蟹、小鸡、牡丹、菊花、牵牛花,还是画大白菜,无不形神兼备,充韵生动。
据说他在八十五岁那年的一天上午,写了四幅条幅,并在上面题诗:“昨日大风,心绪不安,不曾作画,今朝特此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
大师尚且如此,不浪费一日,哪怕错过,尽快补上,我们亦要跟紧时间的步伐,否则将会付出更多的代价。
宋朝的苏洵,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苏老泉,苏东坡的父亲。
在年轻的时候,苏洵一点儿也不愿意念书,成天东游西逛,无所事事,一直到了27岁。
苏洵自认为文章写得很不错,态度很不认真,瞧不起与他同辈的人,以为读书没有什么难,可在一次朝廷举办的考试中,连秀才都没有考上。
羞愤难当的苏洵回到家里,把自己的文稿翻出来就一把火全烧了,取出《论语》、《孟子》、韩愈文来从头再读,继续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
每日端坐在书斋里,苦读不休者达六、七年,并发誓读书未成熟前,不写任何文章。
终于,经过多年的积累,苏洵终成一代名家,留名千古。
好在苏洵幡然醒悟,在“掉队”后发奋读书,穷追不舍,才终成名家。
时间很快,只会向前,不会向后倒退,别掉队,让大好的时光白白溜走。
02 日子很长,却也不会等你
看过这样一句话:“蒲公英会等风,时间不会等你,”
时间是公平的,给每个人同样的每天二十四小时,人这一生,日子也并不算短,可错过与荒废了,时间却不会等你。
歌德是德国的大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写出了《浮士德》、《葛兹》、《少年维特之烦恼》等世界名著。
他从不肯白白浪费时间,曾经说:“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能找到充裕的时间。”
他终日刻苦读书,不倦写作。
有位朋友曾问他有多少财产,他在纸上写道:
我的产业多么美,
多么广,多么宽!
时间是我的财产,
我的田地是时间。
时间是我们最珍贵的资产,属于我们的时间并不短,可并不意味着我们能挥霍。
俄罗斯有句谚语:“谁吝啬时间,时间对谁就慷慨。 ”
我国早期的革命家邓中夏先生,他在北大读书时,给自己规定了严格的学习时间。
为不受人干扰,他干脆写了个“五分钟谈话”的纸条,贴在书桌上。
来访的客人看到这字条后,如没重要事情便会马上告辞。
有的客人甚至从他那儿得到启迪,也抓紧时间读书,不再虚度年华了。
日子虽长,却也很快便过去,唯有追逐时间,勿让时间等你,亦可多握住这千金岁月。
03 趁现在,拾起时间
李大钊说:“要时间不辜负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城郊一处小区,与我所在的公租房在一起,小区里,大清早到深夜,除却下雨,总有一大群坐在小区篮球场喝茶聊天的老人,从早到晚搓麻将的,半夜吃烧烤的,从不担心时间快慢,只是日复一日用同样的消遣度日。
每每见此,只觉得就这样白白耗费时间之可惜。
而不少成功之士,都是对时间极度爱惜,将时间看作生命的一部分,不辜负每分每秒。
美国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为自己制订了一张作息时间表。
五点起床,规划一天事务,并自问:“我这一天做了什么好事?”
上午八点至十一点,下午二点至五点,工作;中午十二点至一点,阅读,吃午饭;晚六点至九点,用晚饭,娱乐,考察一天的工作,并自问:“我今天做了什么好事?”
朋友劝富兰克林说:“天天如此,是不是过于辛苦……”
“你热爱生命吗?”富兰克林摆摆手,打断朋友的话说:“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将时间视为生命的组成,定会无比爱惜。
大作家鲁迅,将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上。无数企业成功之士也皆早起工作,以分秒计算时间,不让时间恣意溜走。
时间是我们生命里最不可或缺的无形之物,趁着现在来得及,快拾起那些忽略的时间,合理地拥有与使用它。
04
陶渊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朱自清在《匆匆》里写道:“八千多日子从我的手边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
这无声无影的日子,悄悄从我们身边来过,亦飞快地走远。
愿我们都能追随它的步伐,紧跟着,在指缝针尖中拾起它,让每一分钟都不失掉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