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平江府;镇江府;杭州;越州;湖州;婺州;明州;常州;温州;台州;处州;衢州;严州;秀州
宋两浙路计辖二府十二州(平江府、镇江府,杭州、越州、湖州、要州、明州、常州、温州、台州、处州、衡州、严州、秀州),统称十四州
乾宁(894-897年)初,贯休开始云游天下。时镇海军节度使、润州刺史钱镠以平定董昌功,升任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加衔“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贯休自灵隐寺持诗往贺。贺诗为: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两浙十四州,当时吴越王钱鏐安居十四州,钱氏建立吴越国,以杭州为国都,在临安建军府,兼有两浙。
唐代时已把郡改为州。从北往南,当时两浙共有13个州:润州(治所今镇江)、常州、苏州、湖州、杭州、婺州(治所今金华)台州、温州、衢州、越州(治所今绍兴)、明州(治所今宁波)、睦州(治所今建德)、括州(后改处州,治所今丽水)。
当时的诗人贯休和尚曾经献给钱镠一首《献钱尚父》,内有名句“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不过如前面所说的,两浙全境只有十三个州,而且润州和常州还不在吴越统治之下,当然吴越国自己还是认为润、常是自己的地盘,因为钱镠做过唐朝的镇海军节度使,而镇海军节度使的驻地就是润州。
但是,到了吴越国的中期,两浙倒真的变成了“十四州”,原因是:苏州又拆分了!公元940年,吴越在苏州东、南的几个县建立了秀州,州府设在嘉兴县。加了秀州后,就是名副其实的成为十四州。
虽说两浙十四州成真,但总归有两个州在他人治下,名不副实毕竟是件恼人的事情,于是吴越国一直在窥视邻国南唐的变化,等到公元974年,宋军大举进攻南唐时,吴越军终于“收复”了常州和润州,并在次年,和宋军一起攻下了南京。
钱弘俶纳土归宋后,中国又回到了“大一统”的历史轨迹上,宋朝除了把唐朝的“道”改成“路”以外,一切如旧。于是两浙道,变成了两浙路。
(十四州)宋两浙路计辖二府十二州(平江府、镇江府,杭州、越州、湖州、婺州、明州、常州、温州、台州、处州、衢州、严州、秀州),统称十四州(见《宋史·地理志悦》)
自从秀州从苏州分出以后,两浙的大部分区划已经固定,特别是南部的州府的边界稳定了超过900年。但是名字还在变来变去,像方腊起义以后,宋廷为了“教训”当地的“暴民”,把睦州改成了严州。到南宋时,苏州变成了平江府,秀州变成了嘉兴府,杭州变成了临安府,越州变成了绍兴府,明州变成了庆元府。
(十四州)宋两浙路计辖二府十二州(平江府、镇江府,杭州、越州、湖州、婺州、明州、常州、温州、台州、处州、衢州、严州、秀州),统称十四州(见《宋史·地理志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