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楷树,果实椭圆形,红色,木材细致。相传这种树最早生长在孔子墓旁,树干挺拔,枝繁叶茂,似为众树的榜样。模树,据传说生长在西周初年的政治家、主张“明德慎罚”礼贤下士的周公坟上。这两种树都因生长在圣贤的墓旁,其形状与质地又为人们所喜爱、钦敬,所以后人便把那些品德高尚、受人尊敬、可为师表的模范榜样人物称为楷模。
“楷模”就是榜样。我们一般把人的模范行为、榜样作用、为人师表的风范称为“楷模”。这个词由来已久,如《后汉书·卢植传》:“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卢植,字子干,东汉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声如洪钟、性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少与郑玄师从马融,通古今学,为当时大儒。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后汉书》上那段话是曹操赞美卢植的,说他为儒学大家,士人的楷模,国家的栋梁。可见“楷模”二字并用的意义在东汉时期就成型了。
“楷模”的“楷”字的本义即为“法式、典范”。如:早在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老子》中就有“能知楷式,是谓玄德”这样的记载,而《礼记·儒行》中亦曰:“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唐代经学家孔颖达疏曰:“楷,法式也。言儒者行事,以为后世楷模法式也。”而“模”字的本义中亦包含有“法式、规范、标准”的意思,如东汉人张衡在其《归田赋》有句曰:“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西晋诗人左思的《咏史诗》之八中亦有句云:“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
楷树俗名黄莲树,是制作家具的好材料,又易于雕刻,不腐不折且木纹清晰可见。相传在孔子墓前,生长着一株楷树,为子贡所植。此树树干挺拔,枝繁叶茂,长势端庄,巍然兀立,正气浩然,为诸树之榜样。但后来被雷电击毁,今仅存“楷碑”和“楷亭”。模树其叶随时令而变,春天青翠碧绿,夏时赤红似血,秋日洁白如玉,冬则乌黑如墨。因其各季色泽纯正,“不染尘俗”,便为诸树榜样。
相传,在周公墓旁,生长着一棵这样的树木。据明朝叶盛《水东日记》载:“吴正道,东隅人,明六书,许慎《说文解字》不足者补之,临川 吴文正公澄问曰:‘楷模二字假借乎?’曰:‘取义也。’曰:‘何以取木为义?’曰:‘昔模木生周公冢上,其叶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色得其正也。’”这里的模树颇为神奇,颜色可随季节而变,而不像其他树木春绿秋枯,有“不落世俗”之义。周公和孔子都是后世儒家推崇的圣人。于是,人们便于用生长在他们墓旁的树木来比喻他们正直高尚的人格。因此,才有了“楷模”的说法。因为这两种树是其他树的榜样,后来借物喻人,“楷模”就成了我们生活中那些值得尊敬的人或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