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羡慕嫉妒恨”三词连用成为了一句很受欢迎的网络流行语,年轻人之间经常用来互相调侃,或是表达自己的一种“善意”。它使得我们敢把“嫉妒”、“恨”这种深埋内心的词语表达出来。
时至今日,很多人不接纳自己有“嫉妒、恨”这种情绪,觉得“嫉妒”是七宗罪之一,而且是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如果我有,那就表明我是不好、邪恶、不健康的”。其实这些情绪是源于人天性的衍生品,绝大多数人都会有,因此没必要庸人自扰。
从心理学角度讲,轻微的“嫉妒”心理是不会对身心造成太大影响的,甚至还会对个人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恨”,是一定会损害身心的健康。
羡慕嫉妒恨是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发生的一种心态,是三种不同的情绪。
1.羡慕是一种正常的心态。
人们总会羡慕那些与自己的生活没有交集,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比自己优秀很多的人。
比如明星的容颜、大佬的资产、伟人的智慧,他们越靓丽越有能力,人们会越羡慕,羡慕中还带着一种祝福,希望对方能越来越好。
2.嫉妒是一种攀比心态。
对于自己周围的人,与自己的工作、生活产生交集的人,人们往往会产生嫉妒心理。
攀比心理会让人们产生很强的嫉妒心理,大家都是一个层次的人,为什么你突然就比我过得好了?同样是辛苦带孩子,为啥你的孩子比我的孩子优秀?
3.恨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
这是从极度的嫉妒中产生的一种心态,觉得原本各方面都比自己差的人突然间暴富了,自己内心不能接受这种变化与差距,心中暗暗希望发生一些事来改变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