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宋·陆九渊
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7、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
12、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1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4、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6、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1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2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2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3、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24、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2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26、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2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8、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29、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3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32、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3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3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3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3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3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8、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宋·陆游
3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40、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41、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42、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4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4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5、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46、赏罚,政之柄也。明赏必罚,审信慎令,赏以劝善,罚以惩恶。汉·荀悦
4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48、上下不合,令乃不行。管仲
4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50、君子周急不继富。
5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5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5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4、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5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5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8、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6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61、星星之火,能够燎原。尚书
6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6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64、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65、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6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67、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6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7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卫灵公》
7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7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7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7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7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77、劝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7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79、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8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8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82、事务巨细,事必躬亲。
83、乱条犹未复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能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宋曾巩
8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8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8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87、人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
8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8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9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91、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诸葛亮
9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9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94、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9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9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9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98、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9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100、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101、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10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10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10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105、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10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7、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10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10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10、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11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1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1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1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15、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11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117、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1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12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21、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语录大全网
122、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23、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124、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125、君子忧道不忧贫。
126、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127、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128、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129、他山之石,能够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3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1、《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132、过犹不及。
13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34、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3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136、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13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38、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欧阳修
13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1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41、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2、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143、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44、相鼠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45、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146、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1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148、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14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15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15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5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5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5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15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15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5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158、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
15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160、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16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16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16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164、"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
165、三思而后行。《论语》
16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167、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168、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明方孝儒
16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17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7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172、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173、既来之,则安之。
17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75、君子和而不一样,小人同而不和。
17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77、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17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17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180、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8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182、疑则勿用,用则勿疏。唐·白居易
183、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论语》
184、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18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8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87、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188、学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89、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9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19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19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引自《训学斋规》
193、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194、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95、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19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19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9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9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20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20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20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0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0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05、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20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0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20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0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210、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21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2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213、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
214、公孙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215、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216、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217、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218、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219、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2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22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2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22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24、察己则能够知人,察今则能够知古。《吕氏春秋》
225、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22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227、学不能够已。《荀子》
22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2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23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23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23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3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23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235、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236、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237、玩物丧志。书经
23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239、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240、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241、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24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243、有功于国家,即千金之赏,通侯之印,亦不宜吝;无功于国家,虽颦笑之微敝绔之贱,亦勿轻予。明张君正
244、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明·薛喧
245、书犹药也,善读之能够医愚。刘向
246、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24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4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49、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明·戚继光
250、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25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25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5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254、知耻近乎勇。《中庸》语录大全网
25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5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25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5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2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260、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26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26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63、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64、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265、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26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67、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6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69、
27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271、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272、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27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27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275、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276、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27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278、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27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280、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281、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282、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283、寝不尸,居不容。
284、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28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8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28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288、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28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29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291、多言不可与远谋,多动不可与久处。隋·王通
292、中华,中华,我所至爱,为国捐驱,死而不愧。清徐骧
29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29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29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296、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297、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29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99、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30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301、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30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303、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30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305、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306、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307、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308、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30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31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311、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312、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31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3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316、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317、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1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31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320、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只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2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2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
32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32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32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2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28、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329、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330、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33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3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33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34、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3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33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3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3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33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40、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341、天道酬勤。
342、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具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淮南子主术训》
343、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34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34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346、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347、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348、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34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350、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35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352、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冯延已
353、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354、书犹药也,善读能够医愚。刘向
35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56、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35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358、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吾
3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60、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36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6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6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6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65、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366、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36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68、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369、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7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7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37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7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37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375、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
37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377、它山之石,能够攻玉。《诗经·小雅》
37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379、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380、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381、人皆能够为尧舜。《孟子》
382、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38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38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38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38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38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38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389、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390、敬教劝学,建国之大体;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清·朱舜水
391、人有不为也,而后能够有为。《孟子·离娄下》
392、未收皇家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
39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394、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39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9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397、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39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99、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400、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40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40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403、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404、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405、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0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407、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408、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409、好学而不贰。《左传》
4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41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412、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413、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古为镜,能够知兴替;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孙昭远
41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41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41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17、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418、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41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2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我招。《增广贤文》
42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422、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42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24、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42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
42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427、学无止境。荀子
428、过犹不及。语录大全网
42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语录大全网
430、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431、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432、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433、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清·朱舜水
43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435、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
436、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43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3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43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4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441、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442、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先理近,后理远;先理内,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先理强,后理弱;先理大,后理小;先理上,后理下;先理身,后理人。是以理纲则纪张,理令则罚行,理近则远安,理内则外端,理本则末通,理强则弱深,理大则小行,理上则下正,理身则人敬。此乃治国之道也。三国·诸葛亮
44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44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4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446、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447、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44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449、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乐府诗》
45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451、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45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5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45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5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45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457、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458、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459、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460、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461、道不一样,不相为谋。
46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6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46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46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466、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46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6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46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7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7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472、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47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7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47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7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7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47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480、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48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482、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48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48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48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8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48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488、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48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490、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49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92、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493、静以修身,检以养德。
49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95、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496、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