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妖歌曼舞:曼:柔和。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2、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3、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4、正声雅音:纯正优雅的音乐。
5、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6、引商刻羽: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7、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8、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
9、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形容享乐腐化。
10、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
11、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12、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13、感心动耳:感心:心受感动;动耳:悦耳。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14、囚拧浚好音:囚牛:胡琴头上所刻的兽。刻在胡琴头上的兽,表现出一副喜爱音乐的样子。比喻冒充内行。
15、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16、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17、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19、洪钟大吕:大吕:阳律中排第四。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20、引商刻角: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同引商刻羽。
21、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22、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23、丝竹之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指音乐的声音。
24、知音谙吕:吕: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此处泛指音乐。指深通乐律。
25、音与政通:音:音乐;政:政治。音乐与政治是相联系的。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26、乐以道和:乐:音乐。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27、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28、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29、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30、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指人擅长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