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
2、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3、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4、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5、修竹夹左右,清风来徐徐。白居易《题西亭》
6、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7、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8、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9、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惠崇《春江晓景》
1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2、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3、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4、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15、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16、
17、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李邴《汉宫春梅》
18、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柳宗元《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19、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朱淑真《卜算子·竹里一枝斜》
20、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李东阳《柯敬仲墨竹》
21、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22、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23、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孟郊《苦寒吟》
24、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25、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
26、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27、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28、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29、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30、空山雉雊禾苗短,野馆风来竹气清。朱庆馀《送元处士游天台》
31、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杜甫《佳人》
32、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韩愈《新竹》
3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34、子猷闻风动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绿。李白《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35、校雠如有暇,松竹一相思。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36、笠泽多异竹,移之植后楹。一架三百本,绿沈森冥冥皮日休《公斋四咏·新竹》
37、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38、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39、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40、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李商隐《潭州》
41、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42、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王维《投道一师兰若宿》
43、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郑板桥《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44、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45、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李白《长歌行》
46、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47、潇湘一夜雨,滴碎客中心。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48、上窗风动竹,月微明。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49、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50、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51、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52、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陆容《满江红·咏竹》
53、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54、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55、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56、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57、古人爱修竹,潇洒临幽轩。劲节有高致,清声无俗喧。沈辽《竹轩》
58、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59、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60、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方志敏《咏竹》
61、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62、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64、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张淑芳《满路花·冬》
65、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66、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郑板桥《篱竹》
67、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68、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沈约《咏竹诗》
69、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辞。司马光《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70、遍造山水有竹处,不问主人识不识。郑思肖《爱竹歌》
7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72、竹亭人不到,新笋满前轩。韩愈《和侯协律咏笋》
73、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74、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75、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76、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范成大《喜晴》
77、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杜甫《咏春笋》
78、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79、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杜甫《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80、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81、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寒衣弱不胜,有甚遥肠,望到春来时节。张淑芳《满路花冬》
82、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